新加坡虽然没有人赢过诺贝尔奖,但有个另类“诺贝尔奖”从1991年颁发至今,本地倒已经有三位得奖者。
举世瞩目的诺贝尔奖得主近日来一一宣布,与此同时,新加坡管理大学金融学助理教授帅纳(Gennaro Bernile,40岁)凭借一项有关灾祸经历和风险胃口的研究,成为今年“Ig Nobel Prize”(搞笑诺贝尔奖)的10名获奖者中,唯一来自新加坡的得主。
上月赴哈佛大学领奖的帅纳是25年来第三位来自新加坡的“搞笑诺贝尔奖”获奖者,他获得今年的管理学奖。1994年的生理学奖获奖者是建国总理李光耀,获奖缘故原由是他约30年来执行一系列举动管制,包括处罚随地吐痰、嚼口香糖和喂鸽子者,通过阻遏不良举动,来设定社会文化。2008年的医学奖则颁给新加坡英士国际商学院(INSEAD)教授齐夫·卡门(Ziv Carmen),他和美国杜克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共同研究发现,昂贵的假药或安慰剂(placebo)比廉价假药更有用。
今年步入第25届的“Ig Nobel Prize”,名字源自“Ignoble”(不光彩的)谐音,旨在赞誉“乍看之下令人发笑,之后发人深省”的研究,以激发非科研群体对科学的爱好,因此有“搞笑诺贝尔奖”之称。主理方是美国科学诙谐期刊《不大可能的研究年刊》(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),评委中不少人都是曾荣获诺贝尔奖的科研巨擘。
研究天然灾难和首席实行官关联
帅纳的论文标题是《没杀死你的,只会让你更爱冒险:从前经历的灾祸和首席实行官(CEO)》。他和两名英美大学的教授通过研究20世纪至今的天然灾难和1600多名首席实行官发现,童年时经历过天然灾祸却没有受到紧张影响的首席实行官,会在经营理念上更加激进。假如受到灾难很大影响,做决策时就相对保守。
这项研究也收录于《金融期刊》(Journal of Finance)。
帅纳受访时说,这项研究效果可能有很广泛的应用价值。企业的董事会或投资者若想知道,首席实行官是否喜好做高风险的决策,或允许以看他在童年时是否经历过灾祸性事件却“大难不死”,如许的高管对高风险的胃口不小。
本届其他获奖研究包括:从老鼠到人类到大象,不同体格的哺乳类动物,小便时间都在21秒左右;世界上几乎所有语言都有“huh”(透露表现吃惊或轻蔑的常用语)单词。
帅纳认为:“乍看之下令人发笑,之后发人深省的研究,好过看似让人思考,过后只能博人一笑的研究。”获得此奖对帅纳来说,是“殊荣和认可”,由于该奖“实现了它的愿景,帮助更多人首先细致到卓异的研究,继而受到启发,去思考和了解其好处和应用,鼓励更多人在笑过之后,进行创造和探索。”
帅纳也告诉记者,他的中文名是他第一次去中国旅行时,从一些建议中遴选出来的。
新大李光前商学院院长乔凯瑞教授(Gerry George)受访时说:“我很喜悦帅纳获得这个奖。他的研究不止有启迪作用,也和商业相干。总的来说,他的研究效果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,为什么新加坡人的冒险精神可能一代不如一代,由于如今的人年轻时所面对的困境已不同了。几代人积累下来的财富和舒适感削减了冒险和创业的需要。帅纳的研究帮我们思考一小我经历的灾祸如何影响他看待将来。”
相关文章